一、複習指導思想:
通過總複習,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和複習,進一步鞏固數概念,提高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統計觀念,獲得自身數學能力提高的成功體驗,全面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1、查漏補缺通過對基礎知識的複習和練習,加強學生的記憶,深化認識,使所學的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知識素養。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認識提升到一個理性的認識上來。2、靈活解題,提高綜合運用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使學生在複習、練習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幫助學生找出各知識之間的聯絡和解題規律,重新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達到舉一反
三、能綜合、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應用數學能力。3、在複習、練習過程當中,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數感和數學思維的梳理和培養,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4、養成學生認真做題、細心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數學情操。
二、複習內容:
1、數與代數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
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2、圖形與幾何第二單元、角的度量第四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3、統計與概率第六單元、統計
4、數學思想方法第七單元、數學廣角(合理安排)
三、複習目標:
1.對萬級、億級的數,十進位制計數法,用“萬”、“億”作單位表示大數目以及近似數、改寫等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建立有關整數概念的認知結構;
2.進一步鞏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進一步提高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計算以及探索規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對計算器的認識;
3.掌握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徵,認識角,能正確畫出平行線和垂線(過直線外一點和直線上一點),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4.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統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並能根據給定的資料整理製作統計圖,分析結果。
5.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6.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經歷回顧本學期的學習情況,以及整理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過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進一步培養反思的意識和能力。
四、複習的具體措施:
(一)“大數的認識” 1、利用數位順序表,複習數位、數級、計數單位、十進位制計數法等有關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這些基本概念。2、複習讀數法則,著重複習中間、末尾有0的數該怎樣讀,再完成總複習第1題。3、複習寫數方法,也是著重複習中間、末尾有0的數該怎樣寫,再完成總複習第2題。
4、複習把大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的方法及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完成總複習第3、4題。
(二)“乘法和除法”
1、複習乘、除法口算,把因數和積的關係、商變化的規律和乘、除法口算結合起來複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口算算理,並靈活運用這些規律進行口算,使口算更正確、快速。完成總複習第5、8題。
2、複習筆算乘、除法,讓學生說一說進行乘、除法筆算需要注意什麼,如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應注意什麼,除法試商、調商的原則是什麼等等,然後再完成總複習第6、7題。
3、複習用乘、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複習使學生理解估算在解決問題中的必要性,體會估算策略的多樣化。完成總複習第9、10題。
(三)“空間與圖形”
1、進行適當的系統整理,使學生明確每個圖形的概念,弄清圖形間的聯絡和區別,學會用數學化的語言來描述各種圖形的特徵。
2、利用圖示把各種圖形的關係畫出來,使學生看得更直觀、清晰。再完成總複習第11、12題。
(四)“統計”
複習複式條形統計圖和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麼聯絡和區別,畫複式條形統計圖需要注意什麼。完成總複習第13題。
五、複習時間安排
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口算除法
教學內容:課本78頁例題1(用整十數除整
十、幾百幾十)練習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2、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口算方法,通過實踐練習活動熟悉、掌握用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
3、培養學生主動遷移知識的思維習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教學新知
1、讓學生看課本插圖,根據圖中的對話,完整地編一道應用題。
生自由發言:國慶節很快就要到了,學校準備買一些氣球分給各個班級。如果用80個氣球,要給每班20個,可以分給幾個班?
2、讓學生口算,並鼓勵演算法多樣化,並讓學生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80÷20=( )個
3、《做一做》練習90÷30= 60÷30= 80÷40=
4、想一想:83÷2080÷19≈( ),這兩道題和例題有什麼區別?聯絡?能否用曾經學過的估算和今天剛學習的除法來解決?
83÷20≈80÷20=4 80÷19≈80÷20=4
5、讓學生自學79頁(2)如果有120面彩旗,每班分給3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級?
120÷30=( )面,口算,鼓勵演算法多樣化。
6、想一想:122÷30120÷28≈( )
(二)反饋練習
1、《做一做》180÷30= 240÷40= 420÷60=
184÷30≈ 240÷37≈ 420÷58≈
(三)深化練習
1、完成課本練習十三第1題:小組間開展“奪紅旗“競賽。並再說說你是怎麼想的怎麼算的?
2、完成課本練習十三第4題:估算與口算結合,老師把題目寫在口算卡片上,採取搶答的形式。
3、獨立完成課本練習十三第2、3、5題。
口算除法練習課
教學內容:課本第80頁練習十三第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整十數除整
十、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
2、通過練習,鞏固學生估算的方法。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類推、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1、口算。(你是怎樣口算的?說出口算過程)
30÷10= 60÷30= 80÷40= 240÷60= 210÷70 300÷50= 270÷90= 630÷70=
2、口算。(完成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三的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後老師講評。
注意:第一行的乘法算式是第二除法口算的思考過程。
3、出示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三的第2題。要求學生根據畫面內容,口頭編一道除法應用題。
想一想,該怎樣列式?為什麼用除法計算?(應用題還要記住寫答案)
4、出示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三的第3題。
提問:“限載40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學生編題,獨立完成。
5、完成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三的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後,提問:“≈”表示什麼?第一行的口算和第二行的口算有什麼相同和不同點?
6、完成教材第80頁練習十三的第5題
提問:“大約”表示什麼?為什麼這道題要用“大約”?(因為有的月份是三十一天,有的是三十天,還有的是二十八天或二十九天,為了計算方便,都取三十天,所以要用“大約”)
學生獨立列式,老師講評。
7、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筆算除法(除數接近整十數,商一位)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4頁例3、做一做,練習十五第1~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除數是接近整十數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試商的方法,會用這兩種試商法進行有關的筆算。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2、初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用“四舍” “五入”的試商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試商方法和調商的方法。
教具準備:多**課件(購書的錄影或畫面、練習十五第1、3題),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回顧複習
1、 30)600 40)95 80)382 選一題,說說筆算過程。
2、口算下面各題。
20×4 30×6 50×5 80×4 40×6 90×5 70×3 60×7
3、寫出與下面各數接近的整十數。
31 46 52 63 87 21 74
二、**新知。
1、提出問題。
(1)呈現購書的錄影或畫面,請學生描述購書的情況。之後,請學生提出問題。
(2)請學生思考用什麼方法解決“一本《作文選》多少元?”的方法,從而列出算式84÷21。2、教學用“四舍”法試商。
教師談話:我們已學過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數21不是整十數,怎樣想商呢?
(1)學生獨立計算。
(2)組織交流。
學生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除以21商4,甚至沒有一個學生把21看做20來想商。此時應肯定學生正確完成了計算。
接著,有談話引出試商:要想算84裡面有幾個21,既要看十位,又看個位。這道題中84、21都比較小,同學們一眼就看出商4。
如果被除數、除數比較大,不能一眼看出該商幾,該怎麼辦呢?我們來想一想,除數是整十數來試商,是不是會比較方便些。下面咱們就用21)84嘗試一下。
(3)師生共同經歷試商過程。
請學生說應把21看作幾十試商。之後,試除……
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知道:用20試除得到的商4稱為“初商”。“初商”是否合適,必須進行檢驗。
(4)完成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訂正時提問:
“誰能說一說你是把除數看成什麼試商的?是怎樣想的?”
“觀察一下例題和做一做中的題目,除數個位上的數分別是幾?這3道題都是用什麼方法試商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概括說明:除數的個位數為1、2、3、4的兩位數,一般情況下,可以用“四舍”法把除數個位上的數捨去,看作整十數試商。
3、教學用“五入”法試商。
(1)接著上面的購書情境和問題,引出第(2)個實際問題。由學生說出算式:
196÷39
(2)嘗試試商,完成計算。
讓學生想一想把39看作多少來試商?
學生的回答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用學過的方法,把39看作30來試商,商6大了,再改商5;另一種把39看作40來試商,商4小了,改商5。之後,教師將196改為194讓學生用上述的兩種方法試商,看看試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