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龜兔賽跑故事
大家都聽了龜兔賽跑故事哪個學生講講龜兔賽跑故事。
(設計意圖:學生參與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又可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下面幾個教學環節奠定基礎,同時教師進行引導歸納)
教師引導: 兔賽跑故事講的是動物世界的一種競爭方式,社會學校生活中還存在哪些競爭?競爭是好事還是壞事呢?下面進行一個辯論。
學生活動一:辯論正方:競爭有利於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
反文:競爭不利於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辯論**,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從而達到認識競爭的利弊的雙重性。)
教師歸納:生活中到處都存在龜兔似的競爭,競爭利弊並存,龜兔競爭結果是以兔子的失敗而告終,競爭失敗後兔子會怎麼想?又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
第二集龜兔賽跑故事續寫
教師引導:競爭失敗後兔子會怎麼想?又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結果呢?
烏龜又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應對?結果又會如何?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設想龜兔會怎麼做?
學生活動二:續寫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此活動,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精神,結果可能會有很多可能,如比賽前的深夜裡,烏龜把兔子的鬧鐘撥慢了三個小時, 又如“兔子因為感冒,吃了感冒藥後被查出含有興奮劑,被取消冠軍資格,所以烏龜成了第一。教師要善於引導,課前要有所準備,並要歸納總結,注意學生的思想傾向,為下個環節的教學做好進一步的鋪墊。
)教師補充:可能
一、兔子因失敗而倍感失望,並分析了失敗的原因是因它太有信心,大意,以及散漫是輕敵導致的結果,於是兔子在選擇比賽路線上動了心思:選擇一些崎嶇的山路,結果自然如兔子所願。
可能二、接下來,烏龜也不服氣,要求再次比賽,並在比賽路線上也做了精心安排:到達終點之前,必須要經過一條小河。兔子很快到了河邊,卻一籌莫展,最後,只能看著慢慢爬行到河邊的烏龜遊過河去,並贏得比賽的勝利。
(這一環節教學主要目的是使學生能區別良好的競爭意識、不良的競爭意識,從而培養健康的競爭意識。)
學生活動三:討論龜兔這樣的賽跑是否公平?
(此活動通過上述故事的續定為基礎,教師要進一步點撥分析龜兔賽跑分別以有利於自己的規則甚至破壞規則不遵循競爭規則方式來參與競爭,是不合競爭規則的,從而得出競爭要本著公平法則要遵守道德和法律這些基本準則及競爭的目的)
第三集龜兔賽跑新解
教師講解: 龜兔還有什麼樣新的賽跑方式呢?在各自設計的比賽線路上取得勝利之後,兔子和烏龜並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反思其競爭策略的不當,並以實際行動加以改進:
在以後的賽跑中,在山路上,兔子揹著烏龜跑,遇到河流時,則烏龜馱著兔子游過河。
引導:龜兔賽跑採取了什麼樣的新的競爭分式?比賽結果與前面幾次相比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給我們什麼啟示?
(設計意圖: 通過故事的昇華讓師生互動,體現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多讓學生在實際例子中去感受、體悟,從而理解合作的意義 ,樹立新的競爭觀,從而增強品德教育的實效性,引導學生做到知行統一。)
小結:本課通過連貫性的龜兔賽跑故事,讓我們明白了新的競爭觀:競爭不是簡單的戰勝競爭對手,更不是消滅競爭對手,那種為一時或一次勝利而為其競爭對手設定障礙,阻礙競爭對手前進而使自己獲得勝利的做法,並不能保持自己的優勢地位,反而會導致相互報復式的惡性競爭,從長期來看,參與競爭的都是失敗者。
實際上,競爭還意味著與自己和時間比賽,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速度,不斷超越自我,才能達到更高的境界。同時,在競爭中,使自己的利益相關人都獲得成功,才能真正贏得競爭:不僅獲得期望的利益,還贏得利益相關人的尊重,從而為長期持續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業:收集體現新的競爭觀的成功事例,用所學知識談談給我們什麼啟示?
(六)、板書設計:
合作?競爭?
一、 平等競爭
1、 競爭的利弊
2、 保持良好的競爭意識
3、 競爭的基本準則及競爭的目的
二、 合作共享
1、合作共享的基礎
2合作是一個人成就事業的前提(合作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