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141水平聯絡巷石門揭煤設計及安全
技術措施
礦長:安全副礦長:
生產副礦長:
編制:2014年03月
作業規程審批意見
編審會籤
作業規程貫徹學習、考試情況表
說明:本規程一式二份,一份存礦會議室備查,一份供編制貫徹學習。
第一章設計的編制依據
依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細則》和《煤礦安全規程》,結合我礦實際,編制本設計,望遵照執行。我礦屬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揭煤時必須依照本設計執行,防止發生事故。
區域防突情況和區域性防突情況。
第二章概況
一、礦井概況
採煤方法為水平分段巷柱式開採,全部陷落法管理頂板,單翼抽出式通風方式,採用22kw軸流式主扇抽風,礦區面積0.0492km2,井田平均走向長290m,平均傾斜長約200m。
天龍煤礦的含煤巖系:龍潭組(p2l),共含煤13層,其中可採煤為11煤層,其他為區域性可採或不可採。
礦區位於湘南南北構造帶的南端。井田範圍位於構造複雜的魯塘-沙田複式向斜構造的相對簡單區,礦井範圍內構造屬簡單型別。
本礦井主採11煤層,厚度為0.9-1.86m,平均厚1.
47m,煤層結構較簡單,煤層穩定性較好。煤層頂板為沙質泥岩至粉砂岩,厚度較穩定,靠近煤層頂板處有較多的植物化石碎片。煤層底板為厚8-12m的細粒砂岩,波狀層理較清晰,可作為對比的一種標誌。
11煤層屬中灰、低硫、低磷、不等發熱量無煙煤。
根據礦山多年觀察統計,礦坑湧水量小,正常湧水量為6.25m3/h,最大湧水量為15.83m3/h。
在生產過程中要注意防治老窯水。綜上所述,該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屬簡單型別。工程地質條件總體屬於較好。
經湖南省煤炭科學研究所進行測定分析,我礦屬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本礦也沒有發生過煤塵**和煤層自燃事件。
二、採區概況
本工作面位於礦井+141水平,由於+190水平以上的煤炭資源已採完,特掘進+190南下山,現下山已在+141水平落底,準備開採+141水平至+190水平之間的煤層,為形成完整的通風系統,確保安全生產,特掘進本聯絡巷,為貫通+125迴風上山,在掘進過程中經測量預算會揭露11煤層,為確保安全生產特編制本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
三、石門工作面位置圖
第三章前探鑽孔設計
為防止掘進過程中石門誤見煤,本礦採用ф75mm的岩石電鑽對工作面進行超前探鑽,確保工作面安全:
一、前探鑽孔設計及參數列:
二、施工工藝:
1、嚴格按施工圖和施工工藝執行:
2、工作面必須用ф75mm岩石電鑽探足50m;特殊情況,必須在距原孔不小於0.3m處補打一個新探孔,防止石門掘進誤見煤;
3、採用探50m掘20m保留30m的探掘方式,依此探鑽;
4、當探足50m確有困難時,探鑽超前距也必須保持30m;
5、當探鑽見到煤時,至少打兩個穿透煤層全厚且進入煤層頂、底板不小於0.5m的超前鑽孔,並詳細記錄巖芯資料,確保下次揭煤的準確性;
6、當石門工作面距煤層3—10m(垂距)時,應在石門頂、底部及兩側補打3個超前探鑽孔,準確掌握煤層賦存情況;
7、當石門工作面距煤層5m(垂距)時,至少打2個穿透煤層全厚的**孔,測定煤層的瓦斯壓力;**孔和超前探鑽不能共用且兩孔間見煤距不能小於5m。
三、探鑽的安全措施:
1、打探鑽孔前必須加固工作面,固定好探鑽機身,防止發生甩機扭架傷人事故;
2、探鑽遇到異常情況時,必須給礦領導彙報,聽從礦領導安排;
3、當探到煤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彙報礦領導。
第四章石門、煤門段支護形式與材料
一、石門段支護形式及要求:
1、本石門採用木支架抬櫨支護,區域性巖性較好的地段,採用臨時支護。
2、具體支護形式和斷面規格按《+141水平聯絡巷掘進作業規程》中的支護形式、斷面規格、質量標準執行。
二、煤門段支護形式及要求:
1、煤門採用木支架抬櫨支護,柴荊背頂背幫;
2、具體支護工藝和斷面規格按《+141沿煤平巷掘進作業規程》中的支護形式、斷面規格、質量標準執行。
三、巖、煤段斷面和巖煤段支護要求:
1、巖巷採用木支架抬櫨支護,煤巷段均採用梯形木支架支護,但須確保對接光整;
2、石門段和煤門相交處採用4m長的圓木抬櫨支護,且放4m長的地櫨杆;
3、長櫨杆和長地櫨兩端必須用扣釘釦好;煤、巖相交空隙處必須用柴荊塞滿背牢;
4、嚴禁空幫空頂,棚、樑、櫨杆的直徑均不得小於16cm;點、貫木的直徑不得小於14cm,必須架設牢固,不得有鬆動現象。
第五章生產系統
一、運輸系統
1、提矸:從+141石門揭煤工作面→+141運輸大巷→+190南下山→+190運輸大巷→+190井底車場→主井→地面。
2、放料:從地面材料庫→主井→+190井底車場→+190運輸大巷→+190南下山→+141運輸大巷→+141石門揭煤工作面。
二、通風系統
1、新風:從地面→主井→+190井底車場→+190運輸大巷局扇通過風筒→+190南下山→+141運輸大巷→+141石門揭煤工作面。
2、泛風:從+141石門揭煤工作面→+141運輸大巷→+190南下山→+190迴風平巷→+205迴風上山→+205迴風大巷→風井→風井抽風硐→地面。
三、供電系統:
1、系統用電:地面380v電纜→+190井底車場機電硐室→+190運輸大巷→+190南下山→+141運輸大巷→+141石門揭煤工作面用電點。
2、瓦斯監控系統供電:從地面直接供電→+190井底車場機電硐室監控主機→+190運輸大巷→+190南下山→+141運輸大巷→+141石門揭煤工作面→有直通礦排程室的專用訊號電纜。
四、供、排水系統
供水:從+190井底水倉水泵經專供水管→+190運輸大巷→+190南下山→+141運輸大巷→+141石門揭煤工作面。
排水:+141石門揭煤工作面的水自溜至→+141運輸大巷→+141水倉→+190南下山→+190運輸大巷→+190井底水倉經水泵排至→主井→地面。
五、供風系統
地面空壓機→主井→+190井底車場→+190運輸大巷→+190南下山→+141運輸大巷→+141石門揭煤工作面鑿岩機。
六、壓風自救系統
地面空壓機→主井→+190井底車場避難硐室內。
七、通訊系統
1、電鈴:主井井底有直通地面絞車房的電鈴
井口材料裝載點有直通地面絞車房的電鈴
暗斜井底有直通暗斜井絞車房的電鈴
暗斜井絞車房有直通地面絞車房的電鈴
2、**:礦部有完好的程控**,避難硐室、井底車場、主井絞車房、井口**點、礦排程室均互相聯通。
八、監控系統:
地面監控主機→井下機電硐室監控分機→傳輸電纜→+141石門揭煤工作面感測器→資料再原路返回。
第六章通風設計
一、通風設計
工作面為+141石門揭煤工作面掘進,目前還未形成完整的通風系統,故工作面採用11kw局扇ф為450的聚能風筒壓入式供風,風筒懸掛在進入巷道的右側上方,局扇放在+190運輸大巷距+190迴風平巷口15m處的位置。
二、工作面風量計算:
現工作面採用一臺局扇供風,局扇風量為:180m3/min。
三、風量驗算:
1、按瓦斯湧出量計算:
q採=100gch4·k採=100×0.2×2.1=42m3/min
2、按工作面溫度計算:
q採=26×v採×s採=26×1×3.6=94m3/min
3、按炸藥消耗量:
q採=25·a=25×2kg=50m3/min
按工作面最大需風量180m3/min>94m3/min,符合要求。
第七章石門突出危險性**設計
經探鑽確定石門距煤層最小距離為5m時,必須對工作面進行煤層突出危險性**,**方法和技術圖表如下:
一、**儀器:採用md—2型解吸儀,對工作面進行鑽屑瓦斯解吸指標(△h2)**。
二、**方法:打鑽時,在預定的位置取出鑽屑,用孔徑1和3mm的篩子篩分(ф1mm的篩子在下,ф3mm的篩子在上),將篩分好的ф1~3mm粒度的試樣裝入md—2型解吸儀的煤樣瓶中,試樣裝至煤樣瓶刻度線水平(10g左右),自鑽孔打至該取樣段起徑3min後,啟動秒錶,轉動三通閥,使煤樣瓶與大氣隔離,在2min時記錄解吸儀的讀數,該值即為△h2,單位為pa。
三、**施工圖和技術圖表:
四、突出臨界值:
當指標超過臨界值時,該石門工作面**為突出危險工作面;反之無突出危險。
五、施工要點:
1、在石門工作面距煤層最小垂距為5m時,用ф75mm鑽機打兩個石門揭煤突出危險性**孔(施工要求按上圖);
2、每2米**△h2一次,測定其突出危險性,各孔取其最大值為△h2值;
3、**孔必須穿透煤層全厚,詳細記錄煤層的△h2值;
4、當石門工作面**值小於臨界值,即:幹煤△h2∠160,無突出危險時,工作面可不採取防突措施,可以直接揭煤,但必須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5、當石門工作面**為突出威脅工作面(即幹煤△h2≥160)時,還必須採取防治突出措施,只有經效檢再次確認無突出危險時,方可視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可不採取防突措施,但必須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6、當石門工作面**有突出危險性時,必須採取防突措施進行防突。
六、安全措施:
1、打鑽前應檢查工作面瓦斯、頂板等情況,確認安全後才能施工;
2、應檢查鑽機固定、架設是否牢靠,防止翻機傷人;
3、在鑽進過程中當發現瓦斯、湧水情況異常時,必須立即停鑽,彙報礦領導。
第八章石門揭煤防突設計
一、當本石門**為有突出危險性時,則採用瓦斯移動抽放泵對工作面進行抽放防突;
1400採區迴風石門揭過煤層安全技術管理措施
根據地質鑽孔成果圖分析得知 目前1400採區迴風石門已掘進17 8m,預計該石門掘進14 43m見煤,即現迎頭距煤層頂板法向距離為12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