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管理方式不同。科學是由科學共同體、通過制定行為規範來實施的,其管理是柔性的、鬆散的。
科學是無國界的,他的知識是公有的、共享的,屬於全人類。技術是由國家專利部門通過專利法來實施的,這種管理是嚴格的、在一定時期是保密的。技術是有國界的,未經公司或**許可時不能夠輸出的。
科學無專利,保密是不道德的,而技術有專利,有智慧財產權,洩露技術祕密、侵犯他人的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違法的
8.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不同。科學家需要有深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活躍的理論思維,要善於觀察和發現問題,勤于思考,長於推理,甘於寂寞,專心致志,默默無聞地去做學問、做實驗,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建樹。
而技術專家除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綜合能力,靈通的資訊**,豐富的實踐經驗,頑強的攻關精神,以及一定的組織才能和處理各種複雜關係的能力,才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成就。
(二)科學與技術的聯絡
1.兩者相互依賴,相互轉化
科學向技術的轉化:
① 科學規律、科學原理通過應用研究轉化為技術原理,併為技術發明提供直接的理論要素和方法原則。
② 科學實驗研究中設計的實驗裝置和模型,可以直接成為技術發明、技術創造的起點。
技術向科學的轉化:
技術原理和生產技術經驗、方法等也可以轉化為科學知識、科學原理。
2.兩者相互促進,互為動力
技術對科學的推動作用:
① 社會生產技術對科學的需要推動科學的發展。
② 技術的新發展為科學前沿的突破提供了有力的**。
科學對技術的推動作用:
① 科學在理論上的突破為技術發展提供前提和開闢新的廣闊領域,即表現為科學對技術的定向作用和先導作用。
② 科學研究對實驗技術的需求推動了生產技術的發展。
3.兩者相互交織,相互滲透
科學與技術的職能分工是相對的,兩者在很多方面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技術的“硬體”和“軟體”是科學原理的載體,而科學的觀念、理論同時又構成技術的理論要素和指導思想。科學需要技術支援、應用和促進,技術需要科學指導、論證和帶動。
二者是相互交織、相互滲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