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中國青銅藝術(蘇教版)
教案背景:在網路環境下,進行美術欣賞教學,利用與百度**,讓學生對掌握教學目標中,青銅器的發展歷史、分類、紋樣特點有一個更直觀的瞭解,把原本枯燥的青銅器通過形象的解說變的淺顯易懂。讓學生在網路搜尋的幫助下,體驗青銅藝術,並能夠在藉助網路瞭解青銅知道的基礎上,總結自己的感悟,學習的收穫,反饋在留言板上。
整個教學必須在網路環境下進行。
教材分析:始於夏,興於商、周的青銅文化,對於小學六年級學生來說,是初次接觸,一切都充滿著神祕,充滿著新鮮與好奇。本課以欣賞為主,引導學生藉助網路進行自學,從多角度對作品進行體驗,著力培養學生感知美的眼睛,讓學生學會感知、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嘗試著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語言來賞析青銅器,在欣賞中提升審美感知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青銅器的歷史、作用、工藝等相關知識,感受青銅藝術的魅力。
過程與方法:本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欣賞、**”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先導,以網路環境下多**輔助教學為手段,創設直觀豐富、**實踐的教學情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藝術實踐活動,不斷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中華民族的經典藝術與文化遺產、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態度。
教學重點:瞭解青銅文化,感受青銅器的造型與紋飾的奇特與精美。
教學難點:領略青銅器更深層次的內涵與意境,能感受藝術與社會、藝術與歷史、藝術與文化的關係。
教學準備:青銅面具、青銅爵、教學網頁、學生一人一機並能連線網際網路。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談話匯入
1.初步感知青銅器: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隻面具,你覺得這個面具怎麼樣?和我們常見的面具比一比呢?(誇張、恐怖、神祕)它可以按照它的創造者的意圖任意誇大某一部分或縮小某一部分。
只有這樣它才像是另一個世界中的神靈”。 巴蜀地區的青銅人像以誇張突出的眼睛引人注目,呈現出奇特的地域風情。向外突出的雙眼神祕而恐懼。
其實早在幾千年前就真的存在了這樣的面具,讓我們一起來點選**左側的“青銅面具”看一看,說說你的感受。這些面具都出土於四川三星堆,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源自商周時期,那可是一個以青銅文化為特徵的時期,青銅冶鑄業曾達到很高的水平。歷史學家們將這一時期稱為——青銅時代。
這些誇張神祕的形象,流暢的線條,象徵著威嚴。又是古蜀國統治階層的象徵,是神權和王權的代表與化身。
可是什麼是青銅?青銅器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青銅器是用什麼方法鑄造的?
你想了解一下嗎?那就請你跟我一起走進“我要探索”,你可以直接點選百度和這兩個連線,然後用簡練的語言把你的學習成果傳送到留言板。
2.學習成果反饋,交流學習成果。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老國家,我們的祖先更是富於創造,給我們留下了如此豐富而神祕的青銅文化。
二、學習與體驗
1.青銅爵
看老師這還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這酒杯居然也是青銅的。這酒杯為什麼要使用青銅呢?老師這就有一隻,你想上來試一試嗎?
學一學古人是怎麼喝酒的。你覺得這爵是什麼樣的人使用的呢?青銅器在那個時代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這爵可以溫酒也可以飲酒,是君王賜酒給臣下用。
仔細的看一看,摸一摸這爵和我們的酒杯有什麼不同呢?——引出精美的紋飾。我們一起來進入“青銅爵”,看看這些紋樣有什麼特點?又有什麼含義呢?你能畫一畫這些精美,神祕的紋樣嗎?
2.現在讓我們來欣賞一組青銅器,看一看你最欣賞那一件,說說你的看法。
《青銅簋gui》春秋
許多青銅器上還著有銘文,被稱為“金文”,是我國最早的成熟文字之一。它還是珍貴的歷史資料。
《持傘俑》(漢)
專家從這個為主人打傘的奴隸像上見到了古代文獻上記載的古代越人的髮型和服飾。
《牛虎案》 (春秋晚期)
牛虎銅案由二牛一虎巧妙組合而成,其特殊的組合造型使整個銅案重心平穩,大小和諧,動靜均衡統一奇特造型,新穎構思 。
《青銅方壺》(春秋)
器束頸,垂腹,圈足。方杯形蓋,蓋上部立盤形捉手。頸部兩側附龍首形環耳,並各吊一圓環。
蓋頂面飾夔(kui)體龍紋,蓋下四邊飾連體雙鳥紋。器頸部飾波帶紋,腹部飾勾連龍紋和隼鳥紋,底座飾環帶紋。紋飾相互蟠連,寓動於靜。
《銅燈》(漢代)
漢代時期的燈具不僅散發出獨特而精湛的造型藝術魅力,而且當時的工匠已經充分考慮了燈光亮度控制、防風、防塵、防汙染等實用功能。你知道這個銅燈是怎麼來防止煙塵的嗎? 銅燈:
這是出土於我們江蘇睢寧縣的銅燈,點燃後,煙塵可以通過煙管進入燈腹部的清水裡溶解,從而保持空氣清新。在那時候人們就有了環保的意識呢。真是了不起。
《騎士貯貝器》 (漢代)
貝殼在古代是作為錢來使用的珍貴貨幣,這個貯貝器就是古代人用來存放錢的器具。你看出來了嗎?
《人虎相抱卣you》 商代
造型奇特的青銅酒器,是綜合各種真實和幻想的獸類形象。是早期人類將虎作為神來崇拜的一種表現。
三、賞評與拓展
研究了這麼多精美的青銅器,你知道該從哪幾個方面來欣賞呢?那老師就來考考你們的鑑賞能力,一起來學做“小小鑑寶家”,點選左側選單“我來鑑寶”。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網路資源只能參考,我想在留言板上看到你自己的觀點哦。
欣賞分析:四羊方尊(從三個方面來欣賞)商代方尊的代表
銅尊盛行於商代和西周時期,是一種飲酒用具。這件四羊方尊是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是國家特級文物.
渾然一體,動靜結合。尊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設計成四個大卷角羊,增加了變化,在寧靜中突出威嚴的感覺。同時也用以改善器物邊角的單調感,增強了造型的氣勢。
它的造型以動靜結合,寓雄奇於秀美之間,可謂巧奪天工。
四、總結。
中國古代青銅藝術博大精深,難怪一位歷史學家這樣說:中國的歷史是一部石頭的書、青銅的書。這毫不誇張,幾千年來所凝練的濃郁、厚重的青銅文化,是一部濃縮的中國百科全書,留給我們的是無窮的物質與精神財富。
青銅文化神祕厚重還有很多連考古學家都無法解開的迷,等著同學們去研究發現呢。同學們讓我們努力學習吧!
教學反思:
執教《中國青銅藝術》感受頗深。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是網路環境下美術欣賞課學習的核心,這就需要我們思考如何合理利用網路環境下的本地資源和遠端資源服務於教學,以及教師和學生在這樣的創新的教學環境下如何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網路環境下,學生學習內容的開放性使學生的認識領域大為拓展,吸納知識的途徑由單一變為多元,教師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而是可以通過網路蒐羅到跟“青銅藝術”相關的更多知識。比如青銅器的冶煉工藝涉及金屬熔點和合金的概念;青銅藝術的時代背景;青銅器的發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從而產生繼續學習完善自我的願望,這就需要不停地充實自己的學識修養,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學習研究,在參與中學習,在學習中指導,體現“引路人”的價值。
在圍繞“青銅藝術”欣賞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積極思維、提出問題,對提出的問題查詢理論依據,依靠自己查詢的資料分析解剖問題最終做出可靠的評價。說明小學階段高年級的學生在美術欣賞過程中能夠運用網路學習的優勢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並能夠有效地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網路條件下的美術欣賞教學已經完全打破傳統美術欣賞教學的常規模式;學生能夠更自主的探索學習;整個美術課堂教學體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融洽和積極。
資訊教學與美術課程的整合,給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短時高效的保障,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平臺。
附件:製作課堂教學配套的網頁的素材。以下素材分六個板塊。
青銅首頁:迴圈**32張精美的青銅器**。
一、面具(商代)它的造型似人又似獸,向外突出的雙眼神祕而恐怖。
二、青銅爵
三、欣賞青銅
四、我來鑑寶
學生作業:我們也來做一個鑑寶專家,以《司母戊鼎》為內容,從時代背景,造型藝術,紋飾特點三個方面來研究鑑賞。你可以以**,文字,解說的方式在留言板上展現你的學習成果。
五、關於青銅
(1)相關青銅**欣賞:走進科學的片段。
(2)部分青銅器的**欣賞。
(3)網路上篩選的部分與青銅器相關的知識。
這部分資料供學生在百度搜尋,或者自主學習是提供參考。
六、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