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進香
**:《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07年第05期
摘要: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及管理策略上跟不上新課程的要求。本文根據相關研究成果,提出新程標準下中小學課堂教學管理的原則和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課堂教學管理;原則;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3.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07)05-0048-02
課堂教學管理是新課程標準實施的重要保障,其特點是充分挖掘課堂中的心理因素,運用恰當的教育教學方法。調動師生的主觀能動性,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確立與素質教育相一致的教學原則,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性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一、課堂教學管理原則
教學管理原則是教學管理規律的反映。一切符合教學管理規律的教學管理原則都應該遵循。
(一)目標導向性原則
教學管理目標的基本要點是完成教學目標,而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良好的教學管理目標可使師生的心理同步、思維定向,使師生的活動有共同的指向,成為教學中的行動方向。教師根據教學管理目標調控教學的行為,使教學活動沿著預定的方向順利進行,直至目標的實現。
(二)主體性原則
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發揮學生主動精神,把管理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認識自我是管理和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從而自己管理自己,積極主動地學習,獨立思考,勇於嘗試,大膽質疑,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新精神。
(三)面向全體的原則
現代課堂教學管理與現代課堂教學一樣.都必須面向各類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因人施管,因材施教.分層推進,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管理與學習要求,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
(四)知情並重原則
現代課堂教學管理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的學習和自我管理,培養學生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創新的能力等),開發智力,同時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審美等)。知情結合,知情並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開放性原則
現代課堂教學管理要打破“三中心” (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的教學管理模式,樹立開放意識,緊密聯絡生產、科學技術發展和社會經濟生活的實際進行教學管理,把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充分體現“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精神。
二、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課堂教學管理系統的建構
(一)課堂教學管理的心理系統
在課堂教學管理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是師生彼此的對話與交往,並通過交往達到師生互動。有學者認為,師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交往結構是相互影響、資訊交流、相互認識三個主要側面和個性、角色、群體三個主要層面構成的“三側面、三層面的三稜柱體”的心理交往模型;課堂教學管理的實質就是在這各個層面上展開的師生交往,是為實現這些交往而建構合適的條件以促成這種教學交往。
(二)課堂教學管理的社會系統
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課堂社會有著自己獨特的一面,具體表現為課堂自身存在著特殊的社會結構與社會過程。課堂教學的社會性首先表現為其“社會規定性”,課堂是社會的一個縮影,是一種微觀的社會層面,這個社會主要體現在人員角色是師生而非其它人群,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角色面目是這個系統的主要內容,這些角色面目也構成了課堂教學管理的重要的因素。
(三)課堂教學管理的文化系統
教學管理活動離不開特定的歷史環境和本國文化傳統的背景,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必然存在較之以前不同的文化氛圍和文化特徵。課堂教學管理的文化系統主要表現為師生合作、交流和衝突,整個系統包括教學的規範、師生的倫理地位、價值、信仰和表意象徵等。課堂教學管理就是通過教育與管理對文化進行選擇、影響與創新,讓整個課堂文化適應一定的價值需要,培養適宜師生共同發展的文化氛圍,並利用文化的教學功能.開發潛在課程,對整個課堂的健康發展產生積極的重要作用。
初探新課程標準下的物理課堂教學
山東金鄉二中物理組 李慎昌2004 3 10 山東金鄉二中物理組 李慎昌新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終身發展為出發點,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核心,以建立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為條件,把學生最終培養成具有時代要求的現代公民。新課程標準是素質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是素質教育的昇華。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理...
新課程標準下數學課堂教學的反思
三 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基本意識 1 整體意識 學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養,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決不是某一門學科單獨所能完成的。教師要淡化學科的個性,強化各門學科的共性,注意各門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溝通。就一門學科而言,要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也必須著眼於整體,有整體意識。在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把握上...
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建議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途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應該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因此,教師必須以教學改革為突破口來推進新課程的深入發展,並通過新課程改革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的落實新課程理念,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