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沒事找事”背後的關鍵點認識錯位——企業與員工交換,交換的是什麼?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利益交換,企業與員工的關係首先是建立在利益交換基礎上的,在“沒事找事”的背後著實有著管理者對企業與員工關係的關鍵點認識錯位的影子。其一,企業是以相應的薪酬等利益與員工交換,即與人交換,人畢竟不是開動起來就能產出產品的機器,我們僱用了一雙手就一定僱用了相對應的一個頭腦,因此,“沒事找事”的手段很難保證手與腦的一致性,即不能保證員工有事可做就一定能夠創造有效價值;其二,企業與員工交換的是績效,而不是時間,企業通過員工的工作希望獲得的也當然是員工對績效的承諾,是通過使用時間產生的對企業有價值的行為,而不是對工作時間的承諾和保持所謂的工作狀態,相信沒有哪個企業和管理者是隻想得到一個碌碌無為的工作狀態而放棄對最終結果的追求的。
上述關鍵點認識錯位就容易導致“沒事找事”,而員工應付管理者沒事找的事有時候僅僅是做表面文章,是“磨洋工”,這是員工產生厭煩情緒後的消極抵抗,更是對資源的浪費和對既定工作流程產生混亂性衝擊的隱患。
二、規劃沒事找的“事”:
“沒事找事”是一種非正常的管理狀態,管理者要慎行並需更多的從自身探求原因,孔子說“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我們要檢視自己在願景設定、熱情激發、制度建設、文化塑造等方面的職責是否履行到位,以針對性的提高與改進,儘早脫離這種非正常的狀態。要避免出現“沒事找事”的情況首先是要從工作流程的設定上入手,盯緊目標,設定原則,指導方法,以成果為導向,將工作量的規劃與過程控制、激勵員工的能動性結合起來,給員工以發揮的空間,使其自我實現需求得到必要的滿足,以增加員工熱情,減少管理阻力;其次,對一些詳細規劃工作流程尚有一定的難度的企業和管理者來說,員工的工作一旦出現鬆弛狀態(即“沒事”的情況),我們即可考慮以提高相應的工作技能、社會化生存技能的培訓和即時性指導等進行填充,或者以組織團隊活動、適當休息等形式使員工得到一定程度的放鬆,形成張弛有度的狀態,調整工作節奏,以利於員工能夠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併為逐漸規範調整贏得時間;最後,管理者的自我提升是解決“沒事找事”問題的關鍵,管理者要明確,管理的核心不是控制,也不是以管理行為換得管理者自身對掌握權力的滿足感,更不是以人為中心的事無鉅細,它是以成果為導向的企業運營的支撐系統,是樹立及實踐願景,是劃定界限(制度)並在界限內為員工提供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平臺,更是在信任的基礎上進行有效激勵,由此認識為基礎並努力踐行,管理者才能徹底改變“沒事找事”的狀態,向真正的領導者邁進。
“沒事找事”這一日常管理細節實則顯現了企業和管理者以控制為中心的管理思維傾向,它是缺乏制度框架下的以人為中心,更有對企業與員工關係的關鍵點認識錯位,而在人力資源結構已經發生顯著變化的知識經濟時代,改變“沒事找事”的管理狀態已經成為了對管理者的基本要求,我們可以此改變為契機,樹立全新的領導理念,找到管理升級的突破口,成就管理者個人的跨越式成長。**帖)
新任管理者必做的八件事
1.明確所屬團隊的職責定位,是為客戶提供什麼樣的價值的。通常,可以在組織結構 部門的職責定義及部門的核心業務流程中有體現。但是,很少有部門有現成的,清晰的職責描述。但這也恰恰是部門之間有衝突,團隊成員職責不清的很重要的原因。2.理清本部門的核心業務流程。這個核心業務流程是為誰服務的,提供了什麼樣的服...
做合格的酒店管理者
一個合格的酒店管理者的素質可以包括三個方面 1。基本素質 2。專業技術素質 3。管理素質。1 管理者要有健康的身魄,良好的職業道德 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酒店行業是一個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的職業,沒有良好的承受挫折能力和適應性是很難在這個行業裡有大的作為的,更加不可能成為優秀的管理幹部。管理者還要有寬...
管理者做什麼
11人分享此文 作者 彼得德魯克發表於 2010 02 04 加入收藏電郵給朋友列印文章寫信給編輯 多數管理者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一些不是 管理 的事務上。例如,銷售經理做統計分析或者拜訪某個重要客戶 生產經理設計工廠的新佈局或者測試新材料,公司總經理斟酌銀行貸款細節或者參與大合同談判,或者花上好幾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