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的完善的通氣模式可以分為:s、st、t、cpap,今天主要要介紹的是cpap呼氣機的作用原理.
cpap呼吸機應用的理論基礎是胸肺組織的壓力- 容積(p-v)曲線。p-v曲線分成陡直段和高位平坦段。
在陡直段,壓力和容積的變化成線性關係,較小的壓力變化即能引起較大的容積變化;
反之在高位平坦段,較大的壓力變化只能引起較小的容積變化。
因此,cpap呼吸機的氣道壓力選擇在p-v曲線的陡直段,用較小的氣道支援壓力帶來較大的通氣量的變化。
cpap呼吸機通過鼻面罩採用雙水平氣道正壓來提供壓力支援通氣,它採用渦輪供氣方式,
可產生較有創呼吸機大得多的持續氣流(40~50l/min),用以補償漏氣,維持預設壓力水平,
可以保證使用鼻面罩不會因漏氣影響**效果,具有優異的人機同步效能。
允許自主呼吸在兩個壓力水平上發生,提高了人機配合的程度,避免人機對抗。
吸氣時提供一個較高的吸氣壓(ipap),可幫助患者克服氣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氣量,降低吸氣肌負荷,
減少患者呼吸肌做功和耗氧量,有利於呼吸肌的休息,呼氣時機器自動轉換至一個較低的呼氣壓(epap)相當於呼氣末正壓(peep),可對抗內源性呼氣末正壓,起到機械性支氣管擴張作用,防止細支氣管的氣道陷閉,增加通氣量,增大功能殘氣量,防止肺泡萎陷,改善通氣/血流比例,提高pao2,使肺泡內co2有效排出,從而達到提高pao2、降低paco2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