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深入推進素質教育,豐富校園文化,激發學生對祖國璀璨語言文字的熱愛,提升靈活運用母語的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展示我校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化的風采,展示學校漢語言教育質量。
2、活動目的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漢語、寫好漢字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音形義,融會貫通理解成語,積累背誦古詩詞,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知識,體驗學習語言文化的收穫與快樂。
三、活動主題
傳承精髓,弘揚漢文化。
四、活動時間:2014年1月至8月。
五、參賽物件:全體學生、教師、家長及社會人士
六、比賽內容
漢字、成語、古詩詞、文化常識四個模組比賽。
七、活動安排及形式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
主要工作:動員部署(2014年1月16日)
(1)召開語文教師專題會議,明確此項工作意義、要求。資訊科技老師進行網上註冊及上傳的培訓工作。
(2)每班語文教師根據試題徵集的具體要求,將此項活動通過班級q群作為寒假作業佈置下去,並要求學生在假期通過閱讀書籍、瀏覽**或者發動家長積極參與試題徵集活動,要保證參與人數和活動質量。
第二階段:徵集選題階段
主要工作:徵題與制題賽(2014年1月22日—2月18日)
(1)每班語文教師認真做好試題的收集、整理、製作和總結工作,將從學生、家長那裡徵集的試題通過層層篩選建立班級題庫、每位老師以班級名稱上傳教育局。
(2)每班網路徵題的題庫必須包含漢字、成語、古詩詞、文化常識四個模組,每個模組樣題數量不得少於15題,鼓勵樣題多出基數。
(3)題型示範必須採用。各班網路徵題的題型中必須包含四大模組中已有的題型,其題型示範可在“葛實小交流屋”群中**。鼓勵老師們在已有題型基礎上大膽創新,既要有基礎又要有拓展,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做到題型豐富多彩。
網路徵題是漢語言大賽的基礎,區、市級層面的比賽將從題庫中產生
(4)題庫通過西陵教育資訊網平臺,以“學校簡稱(漢字)+班級(數字)”為使用者名稱,如,葛實小101班,進行註冊登入。登入成功後,將本班每個模板的樣題分別編輯成一個文件在相應欄目發表。每個模組的標題必須為“xx小學xx班級漢字(成語、古詩詞、文化常識)徵題”,如,葛洲壩實驗小學601班漢字徵題;樣題字號為4號宋體,1.
5倍行距,樣題型別不限,每個樣題需註明出題人。
(5)各班發動學生、家長征題後整理形成班級題庫,班級之間若樣題重複50%,兩班都需重新構題。試題在上傳資訊網的同時以文件形式傳送給年級責任人檢查。
(6)學校在開學初將組織學者、專家、家長代表等,根據各班樣題的質量及數量進行排序評出
一、二、三等獎,將優秀試題推薦至上一級教育行政機構參賽。此項工作將納入優秀年級組、教研組考核。
第三階段:選拔推薦階段
主要工作:校級選拔(2014年3月);區級初賽((2014年4—5月))
(1)在全員參與基礎上,各教研組自行組織比賽,推薦產生選手參加校級比賽。
(2)區級分學段組織筆試和初賽。每個學校選派10-15名學生參加筆試,按照團體總分從高到低取30%進行三場初賽,三次比賽成績累計積分,進行排序。
(3)小學與初中各選拔一支學校代表隊參加全市電視決賽。
第四階段:參加決賽
主要工作:組織代表隊參賽(2014年7—8月)
(1)現場決賽,區級選送優秀學校代表隊參加全市電視決賽。
(2)表彰獎項:根據活動情況評選集體獎(優秀組織獎)與個人獎(優秀指導獎)。凡入選題庫的試題在決賽電視直播時被選用的,都將標明命題單位、個人的資訊。
八、組織機構
(1)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徐萍王仁林
副組長:徐琴李豔
組員:郭豔洪豔麗曾華胡俊龍及各年級組長、教研組長。
(2)各年級責任人一覽表
注:各教師完成題庫上傳後告知行政責任人,責任人對照出題要求進行檢查落實並完成檢查情況一覽表。
葛洲壩實驗小學
2014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