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程標》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獨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絡,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促進學生的興趣、個性、特長等自主和諧發展,從而全面提高其數學素養。
一、轉變觀念,創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
新的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我們要努力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與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在認真聽講、課堂練習的同時,有更多的機會去親自探索、操作實踐,去與同學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結果。教師應該把問題思考**的機會讓給學生,讓他們親身經歷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通過這個充滿探索和自主體驗的過程獲得自我成功的經驗。
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二、聯絡實際,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活動課題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讓學校的大門把學生的意識跟周圍的世界隔絕開來,這一點是多麼重要。我竭盡全力。
使在童年時期的所有年份裡,都讓周圍世界、自然界不斷地以鮮明的形象畫面、知覺和表象來滋養學生的意識。”通過這段話不難看出數學課堂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這也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之一。
這就要求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為學生提供熟悉的具體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教師要放開教材。以教材為憑藉,讓學生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享受開放學習的無窮樂趣。
數學活動的設計,選題是關鍵,應結合實際,以學生為出發點,以促進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等方面全面發展為目標,採用多種多樣的學生所喜愛的活動形式。
芻議新課標下的初中數學活動課教學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 互動 師生雙方相互交流 相互啟發 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情感 觀念及體驗,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數學活動課教學所關心的不是活動的結果,而是活動的過程。讓學生通過親自實踐,獨立思考解決的方法,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並學會表述,交流自己的觀點,...
對初中語文活動課教學的粗淺認識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年代.近年,在一些學校,初中語文教學正改變傳統的單一的課堂授課形式,以學生自主參與活動為特徵的語文活動課正異軍突起.佔據一席之地,並以其生動活潑 切實有效而得到學生的歡迎.傳統的課堂教學常常以教材的教學為中心,與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語文活動課則是開放的,其教...
新課標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體會
三 教師重視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把解決問題與數學知識的學習融為一體。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始終。目前各套教材的編寫也體現了這種思路。一方面,各領域知識的學習都儘量從現實情境引入,目的是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一方面,又適當地設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