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運用課堂練習促進學生創新思維

2023-03-19 06:00:14 字數 854 閱讀 4495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合理編排練習題、靈活採用練習方式、開放創新練習模式等合理運用課堂練習,能有力地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關鍵詞:課堂練習;創新思維;靈活;開放

思維能力是認識能力的核心,課堂練習是教師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那麼,在課堂練習的環節中,教師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練習要編排合理

編配練習題時,教師要從打好基礎、提高能力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既典型又富有啟發性的多種形式的習題,按照系統、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編排。教師在深入鑽研教材內容時,要對相應的習題全部認真演算一遍,從習題的目的、內容、形式、分量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出發,分清習題的主次、難易以及關鍵所在。一般以“基本題—變式題—綜合題—發展題—思考題”的層次編排為當。

二、練習要方式靈活

小學數學課上,可採用口答、板演、複習提問、書面作業、思考、遊戲等方式進行練習。一般來說,數字簡單、運算不復雜,又要運用數學概念、運算定律、法則或公式的習題,可採用口答的方式;體現知識技能的具體運用,不復雜,又具有典型書寫格式,要求規範化的習題,可由個別學生在黑板上演算;能作為鞏固知識並容易用來引入新課內容的習題,可作講課時的複習提問;計算較複雜、涉及的知識也比較廣的習題,可作書面作業題;一般條件可變化、思考性強的習題,可作思考題;有趣味、用不同方式能提高學習興趣的習題,就可用遊戲的方式進行。

三、練習要提高效率

抓練習環節的創新,提高練習效率就要在“精練”的原則下,有針對性的練習、有目的性的推敲練習、有層次的安排練習。以知識為例,精心設計,新學的知識重點練;學過的知識反覆練——強化記憶,形成技能;新舊知識綜合練——合理搭配,相互滲透;同類知識系統練——串珠成串,歸類儲存;易混的知識對比練——區分異同,掌握本質;蘊伏知識引申練——引申有度,臨界為佳;易錯知識設陷練——設陷歸謬,深省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