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緒論…………………7
選題理由、背景 、研究目的 、意義、方法及創新點
第一章茶水分的測定…………………7
茶水測定
1.範圍7
2.引用標準7
3.定義7
4.原理8
5.儀器與用具8
6.操作方法8
7.結果計算9
第二章茶總灰分的測定…………………10
1.範圍10
2.引用標準10
3.定義11
4.原理11
5.儀器與用具11
6.測定步驟11
7.結果計算12
第三章茶水浸出物的測定…………………13
1.範圍13
2.引用標準13
3.定義13
4.原理14
5.儀器和用具14
6.操作方法14
6.1取樣14
6.2試樣製備14
6.3鋁盒製備14
6.4測定步驟14
7.結果計算15
7.1計算方法15
第四章蛋白質和氨基酸…………………16
一、水溶性蛋白質
考馬斯亮藍法
1.實驗目的16
2.實驗原理16
3.器材與試劑16
4.試驗方法17
5.實驗資料與結果分析17
表2 考馬斯亮藍sds干擾實驗**……………………18
表2考馬斯亮藍sds干擾實驗**……………………19
6.結論20
7.思考與討論21
二、遊離氨基酸總量22
(一)茶遊離氨基酸總量測定
1、範圍22
2、引用標準22
3、定義22
4、原理22
5、儀器與用具22
6、試劑和溶液23
7、操作方法23
8、結果計算24
三、茶氨酸25
(一)茶葉中茶氨酸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
1、範圍25
2、規範性引用檔案25
3、原理26
4、試劑26
5、儀器27
6、測定步驟27
7、分析結果的計算29
8、精密度30
第五章生物鹼30
一、咖啡鹼
(一)茶咖啡鹼測定
1、範圍30
2、引用標準31
第一法高效液相色譜法
3原理31
4儀器和用具31
5、試劑和溶液31
6、操作和方法32
7、結果計算33
第二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8、原理34
9、儀器和用具34
10、試劑和溶液34
11、測定步驟35
12、結果計算35
第六章茶多酚36
一、茶多酚總量
二、兒茶素總量
茶葉中茶多酚和兒茶素類含量的檢測方法
1、範圍36
2、規範性引用檔案36
方法一茶葉中兒茶素類的檢測——hplc發
3、原理36
4、儀器36
5、試劑36
6、操作方法37
7、結果計算40
方法二茶葉中茶多酚的檢測
8、原理42
9、儀器43
10、試劑43
11、操作方法44
12、結果計算44
13、注意事項45
緒論“貴州省都勻毛尖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省科技廳專案)子專案“都勻毛尖茶檢測分析平臺建設”的目標是建立都勻毛尖茶分析檢測服務平臺,規範毛尖茶產品質量管理體系,為毛尖茶生產企業提供相關檢測服務。本畢業**(設計)擬編制《茶成分檢測技術和方法手冊》,以期為建設毛尖茶分析檢測平臺、檢測毛尖茶有效成分提供指導。
第一章茶水分的測定
茶水分測定
tea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對茶葉中水分含量測定的原理、儀器與用具、操作方法及結果的計算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茶葉中水分的測定。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t 8302-2002 茶取樣
gb /t 8 303--2002 茶磨碎試樣的製備及其十物質含量測定
3 定義
本標準採用下列定義。
水分moisture content
在常壓條件下,試樣經規定的溫度加熱至恆重時的質量損失
4 原理
試樣於103 ℃士2℃的電熱恆溫十燥箱中加熱至恆重,稱量。
5 儀器與用具
實驗室常規儀器及下列各項:
5.1 鋁質烘皿:具蓋,內徑75mm-80mm,
5.2 鼓風電熱恆溫乾燥箱:能自動控制溫度士2℃。
5.3 乾燥器:內盛有效乾燥劑
5.4 分析天平:感量0.00 1g
6 操作方法
6.1 取樣
按 g b/ t 8302規定取樣。
6.2 試樣製備
緊壓茶按gb/t 8303--2002中6.2 .2 規定製備茶樣。緊壓茶以外的茶,按6.1 取樣操作,將樣品
混勻。6.3 鋁質烘皿的準備
將潔淨的烘皿連同蓋置於103 ℃士2℃的乾燥箱中,加熱1h,加蓋取出,於乾燥器內冷卻至室溫稱
量(準確至0.00 1g ).
6.4 測定步驟
6.4. 1 第一法— 103℃恆重法(仲裁法)
稱取 5g (準確至0.00 1g )試樣(6.2)於已知質量的烘皿(6.
3)中,置於103℃土2℃乾燥箱(5.2)內(皿蓋斜置皿上)。加熱4h,加蓋取出,於乾燥器(5.
3)內冷卻至室溫,稱量。再置乾燥箱中加熱1h,加蓋取出,於乾燥器內冷卻,稱量(準確至0.00 1g )。
重複加熱1h的操作,直至連續兩次稱量差不超過0.00 5g ,即為恆重,以最小稱量為準。
6.4.2 第二法— 120℃烘乾法(快速法)
稱取 5 g(準確至0.00 1g )試樣(6.2) 於已知質量的烘皿(6.
3)中,置120℃乾燥箱(5.2)內(皿蓋斜置皿上)。以2 min內回升到120℃時計算,加熱1h,加蓋取出,於乾燥器(5.
3)內冷卻至室溫,稱量(準確至0.001 g)。
7 結果計算
7.1 計算方法
茶葉水分以質量分數表示,按式(1)計算。
×…………(1)
式中:m1— 試樣和鋁質烘皿烘前的質量,g;
m2 一一試樣和鋁質烘皿烘後的質量,g;
m0— 試樣的質量,g.
如果符合重複性(7. 2)的要求,取兩次測定的算術平均值作為結果(保留小數點後一位)。
7.2 重複性
同一樣品的兩次測定值之差,每100g 不得超過0.2 g
● 注:用第二法側定茶葉水分,重複性達不到要求時,按第一法規定進行測定。
第二章茶總灰分的測定
茶總灰分測定
tea—determination of total ash content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對茶葉中總灰分測定的原理、儀器和用具、測定步驟及結果計算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茶葉中總灰分的測定。
2 引用標準
gb/t 8302—2002 茶取樣
gb/t 8303—2002 茶磨碎試樣的製備及其幹物質含量的測定
3 定義
本標準採用下列定義。
總灰分 tatal ash
在規定的條件下,茶葉經525℃±25℃灼燒灰化後所得的殘渣。
4 原理
試樣經525℃±25℃加熱灼燒,分解有機物至恆量。
5 儀器和用具
實驗室常規儀器及下列各項:
5.1 坩堝:瓷質、高型,容量30ml。
5.2 電熱板。
5.3 高溫電爐:525℃±25℃。
5.4 乾燥器:內盛有效乾燥劑。
5.5 坩堝鉗。
5.6 分析天平:感量0.001g。
6 測定步驟
6.1 取樣
按gb/t 8302的規定。
6.2 試樣製備
按gb/t 8303的規定。
6.3 坩堝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