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課與校本課程開發如何進行有效整合

2023-03-19 07:00:14 字數 1535 閱讀 8091

【摘要】校本課程開發應和新課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課進行有效整合,才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和視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校本課程;有效整合

新課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課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道德、法律等各個領域,聯絡社會生活密切,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和視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為校本課程開發提供很好的資源。因此,我們在依據思想政治課開發校本課程過程中,就必須將二者進行有效的整合。而要實現二者的有效整合,我認為至少要做到如下四點:

(1)把握主題。確立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題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前提。思想政治課由於其課程內容豐富,課程資源的廣泛,因此,從中挖掘校本課程開發所需的主題,這不是一件難事。

我們可以圍繞政治、經濟、文化、哲學、法律、公民道德等方面,選取其中某一方面的知識點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題,然後再圍繞這一主題進行拓展和挖掘,從而形成一門主題鮮明、意義深遠、合乎社會發展和學生髮展需要的校本課程。比如,我們可以從《經濟生活》中“依法納稅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參與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權利”、《文化生活》中“培養‘四有’公民”、《在承擔責任中成長》中“人生價值”等方面確立一個共同的主題——“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公民”,然後再圍繞這一主題開發相應題材的校本課程。

(2)選好角度。思想政治課所涉及的內容很多,角度也很廣,但不是隨便一個內容或角度都可以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資源,我們必須對它所展示的內容進行認真的篩選,選取那些有開發意義和開發價值,並且適合於校本課程開發的有關內容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角度。一般來說,那些純理論性的知識是不宜作為校本課程開發角度的。

比如純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抽象的知識性原理等就不太適宜作為校本課程開發角度。因為這些純理論性的知識比較抽象,開發起來難度也較大,且離學生生活較遠,往往不適宜於中學生的水平實際。而那些與社會生活和學生生活相對密切的一些思想政治課內容,如貨幣知識、消費知識、文化傳播知識、公民知識、法律常識、生活上的哲理等,則可以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角度。

因為這樣的內容不僅可以進行生動的課程挖掘,而且還可以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和校本課程的興趣。

(3)聯絡實際。任何一門課程如果離開了實際,就沒有任何開發意義和價值,校本課程也是如此。我們從思想政治課中挖掘校本課程資源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必須聯絡三個方面的實際:

一是教材實際,也就是說要圍繞思想政治課教材中適合於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和主題挖掘校本課程資源,使依據思想政治課資源所開發的校本課程,切實做到基於教材,源於教材,且拓展於教材。二是學生實際。課程是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的,所以,我們依據思想政治課所開發的校本課程,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實際,考慮到學生年齡特徵、個性差異、知識結構、所處環境和特長愛好等。

只有這樣,我們所開發的校本課程才能適合於學生,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才能最終有利於學生自身發展。三是生活實際。我們要從社會生活和學生生活需要這個角度,選取思想政治課中有關社會生活方面的知識作為校本課程開發資源。

只有這樣,我們所開發的校本課程才是對思想政治課一種有效的生活化拓展,也才是一門具有生活情趣和生活價值的課程。

(4)形式多樣。校本課程作為一門課程,不能狹隘地理解為只編幾本校本教材。編寫校本教材固然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形式之一,但作為課程,其形式則是更為寬泛、更為多樣的。